你每天都很急,一分钟的红灯等不及要闯,三分钟的泡面等不及要吃,路程三天的快递等不及要催;追剧要两倍速,比赛只关心结果。
你每天都很慌,谁结婚了,谁升职了,谁一年赚了多少钱,谁买了多大的房子,谁换了新车,谁的孩子会背多少首古诗,谁的父母给他留了多少家产。
结果是,只要活着,就一定会有引起你焦虑的事情,它们时刻在提醒着你,别人有的,你都没有。
你的焦虑,一方面是源自“我跟别人的差距太大了”,另一方面是源自“我想缩小跟别人的差距,但太难了”。
巨大的心理活动量让你寝室难安,虽然什么都没做,但你每天都很累,可又没资格停下来,只能像个有毛病的机器那样 — 低效率、高能耗地转个不停。唯一停下来的办法,大概就是等着这个“机器”自己坏掉。
停不下来,就意味着你的人生失控了,这和刹不住车是一个道理。
结果是,你卷又卷不赢,躺又躺不平,只好一边控诉内卷,祈祷生活节奏能够慢下来,一边又被迫焦虑地努力着,继续对内卷推波助澜。
她对我说:“比这种羞辱更让我难过的,是我意识到我与她之间无法追赶的巨大差距。我需要非常辛苦地工作很多年才能勉强凑够房子的首付,而她刚一毕业就轻松拥有了全款买下的、位于市中心的大三居。她山珍海味都吃腻了,而我还在这里跟客人解释‘为什么这只小龙虾少了一个钳子’。”
她问我:“每天这么辛苦,却活得连她的百分之一都不如,那我的辛苦还有什么意义呢?”
我很认真地敲了一段话:“她有她的人生,你有你的旅程,没有什么好比较的。你这么辛苦是因为你心里还有想要的东西,你还想改变什么,你只是暂时还没有完成而已。而人生就像是每天打一个木桩,打这个木桩的意义可能暂时看不出来,但等到某一天,你打的木桩足够多了,它们就会连成一座桥,把你带到你想去的地方。”
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条路,但不用条条都去罗马,你也可以去上海,去东京,去巴黎。
《世界很喧嚣,做自己就好》— 老杨的猫头鹰